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 中小学作文

雪山上的达娃读后感四百字(精选7篇)

时间:2024-09-02 本文由 loading 分享

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,经常需要面对各种写作难题,这里为您提供海量范文资料库,方便随时参考借鉴,本文“雪山上的达娃读后感四百字(精选7篇)”,希望能帮助到您,也可以欣赏更多《雪山上的达娃读后感四百字》相关的优秀范文。

雪山上的达娃读后感四百字 篇1

暑假里,我看了一本书《雪山上的达娃》。正如黄月亮信中所写:“有一种情感,不是友情却赛过友情;有一种情义,不是亲情却胜似亲情。”

《雪山上的达娃》故事颇具传奇色彩,从西藏边境小城亚东展开,一只走失的幼犬“达娃”与年轻的边防战士黄月亮在这里不期而遇。这次偶遇,让达娃来到了海拔4500米的云端哨所,开启了一段传奇的成长经历。在雪域哨所长达半年、几乎与世隔绝的大雪封山期,达娃与年青的边防战士相互陪伴,共同成长。他们一起面对极端恶劣的高原环境、高山哨所蚀骨髓的孤寂,共同经历惊心动魄的雪崩、雷暴,共同守卫国土,共同聆听并见证一代又一代西藏军人为国仗剑,为国奉献的故事。

爱在故事里,不是抽象玄虚的说教、缥缈无形的概念,而是具体而微、催人泪下的行动。黄月亮追寻父亲足迹的拳拳之心、宋老兵风暴夜的牺牲精神、老排长鸿雁传书的绵绵思念、卢作家哨所采访的情不自禁,以及黄爸爸七封信里的遗憾和赤诚。无一不见证着:世界处处充满着爱。

这是一个悲情的夏天。一场历史罕见大暴雨降临了河南郑州,席卷了河南人民生活的家园。在电视的新闻上,我看到了马路被淹的照片,一棵棵树和一辆辆车在雨中飘摇,报道有数万人含泪转移,离开他们生活已久的老旧房子…这是一个难忘的夏天。暴雨来袭时,有人被困有人回不去家,还有的人在抗击水灾的前线一宿一宿的没有合眼…这是一个不屈不挠的夏天。危险面前,有一种无形力量在支撑;危急关头,有一种无比的信念在坚守;危难时刻,有一种不屈的精神在迸发。河南人民,在罕见水灾中挺起自己的脊梁。

恍惚间,我听见“灾难就是命令,时间就是生命”的口号,听见“只要有一线生机,就要付出百倍的努力”的呐喊;我看见一位路人用生命去救起将要被洪水卷走的陌生人;我看到解放军指挥长在抗洪一线细心领导,耐心指挥抗洪救灾的工作……

“沉舟侧畔千帆过,病树前头万木春”。虽然大水淹没了河南的街道,摧毁了一些市民的'房子。但水灾更激励了大家“坚韧不拔,敢于胜利”的斗志。我们相信在政府的带领下河南人民定会很快重建自己美好的家园。

在国家危难,百姓有险时,军人总是拼死向前,向解放军叔叔致敬!河南人民,不要害怕。我们的心永远跟你在一起。因为有爱所有的生命才能收获了圆满;因为有爱所有的奇迹也正在赶过来;也因为有爱相伴,我们一定能走向成功。无论水灾是多么的无情,无论灾难对我们万般刁难,我们都不惧怕,因为我们互相帮助,用真爱来抗击灾难!

《雪山上的达娃》不仅孕育出了满山杜鹃的鲜艳、壮美,还映照出一代又一代西藏军人心灵的宽广与坚韧。这也正是我们中国人骨气的印证。

雪山上的达娃读后感四百字 篇2

你想当兵吗?你想在哪儿当兵呢?有时一个小小的心愿,会有助于成就一个人大大的情怀!

达娃,在藏语中是“月亮”的意思,而巧合的是,本书中的两个主人公也叫达娃――新兵黄月亮(达娃)和小狗达娃。那么雪山上的达娃是不是就是指他们呢?读着,读着,我渐渐明白了它不仅仅是指黄月亮和小狗达娃,而且还指雪山上的战士们,那份军人的坚守与担当,那份为国尽忠的荣光,不就如我们心中的那轮明月一般吗?

在西藏边境的雪山上,位于海拔4500米的地方有一个哨所,一只叫达娃的幼犬在迷路时与新兵黄月亮相识,一起来到了边防哨所,在大学封山、与世隔绝时,哨兵和狗一起勇敢的坚守于恶劣环境之中,并度过了漫长而寒冷的冬天。他们一起应对极端恶劣的高原环境,一起克服蚀人骨髓的孤寂,一起面对可怕的雪崩与雷暴,相互陪伴,共同成长,他们走上了一条雪路,他们走出了一条边疆战士的护国之路。

这些拼死守卫国土的战士,离我们并不遥远,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也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军人为国仗剑、为国奉献的辉煌事迹。合上这本书,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,我们脚下的每一寸土地,都是战士们前赴后继用生命换来的。

是的,明月对于迷路的幼犬来说,那是黑夜中不灭的希望;明月对于驻守边疆的战士来说,那是孤寂时无声的慰藉;而2021的明月对于我来说则是一个热血沸腾的情怀!

“一朝从军洒热血,百年情怀共传承”,今年的八一节我有幸参加了社区的“八一”建军节共融活动,一进门就是“红军不怕远征难”的小游戏,我随着地上标志的红军当年走过的几个大的战役地点,重走当年红军路,来到终点处,是一份热气腾腾的“忆苦思甜”――品尝粗粮窝窝头、红薯和玉米。我随手拿起了一个粗粮窝窝头,咦――这也有点太硬了吧!我刚吃了两口就有点咽不下去了。可这时,我的脑海中却不自觉地浮现出坚持守在边防哨所,一个人在夜晚吞咽着寒冷、饥饿、孤独的黄月亮,我悄悄地收回了准备扔掉这个窝窝头的右手。我一边慢慢地啃着窝窝头,一边听一位百岁的老红军,和我们分享的他们长征途中的故事……当年,他们以惊人的毅力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克服了饥饿、伤痛等种种艰难困苦,摆脱了追兵,翻越了雪山草地,完成了这次壮举。回忆前尘往事,感知前事艰辛,听着老红军的叙述,回想着像“黄月亮”们默默为我们守护祖国边疆的故事,此时,我手中的`粗粮窝窝头也开始有了别样的甘甜。

这份热腾腾的情怀还藏在今年暑假的奥运会中,有这样一群青年,努力在另一个领域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行,曾几何时,他们为了心中那一个个小小的心愿而选择了坚守与担当,而如今在这个繁华盛世,他们用自己大大的情怀,实现了那份荣光。当我在皎洁的月色下和小伙伴们一起坐在电视机前,看到和我差不多同龄的全红婵从高高的十米跳台跃起,完美的腾空,笔直地插入水中,获得三个满分10分时,我激动得和小伙伴们拥抱在一起,热泪盈眶。我觉得在她小小的心里,一定也藏着和“黄月亮”一样的情怀。我为他们而激动、而自豪,并深深地被触动,我似乎也正拥有着像“黄月亮”,像“全红婵”一样的情怀。

“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时”,在这个让我感受中国荣光的夏天,我领略着别样的明月,也激荡着一样的情怀,一份属于华夏儿女的,代代传承的共有的情怀!

雪山上的达娃读后感四百字 篇3

暑假里,我读了一本非常有趣的书,是军旅作家裘山山的儿童小说《雪山上的达娃》。小说讲了在西藏边境亚东,一只只有五个月大的幼犬“达娃”走失后与边防战士黄月亮偶遇,后面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。

黄月亮把他的新伙伴“达娃”带回了海拔4500米的雪山哨所,这是人迹罕至的果东拉军营哨所,哨所里的人都很喜欢活泼可爱的`达娃,过了几天黄月亮带达娃认识了三位前辈,三只大狗,分别是:拉姆、森格和纳亚。就这样达娃变成了黄月亮的小跟班,陪着黄月亮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思念父亲的夜晚,度过了漫长的大雪封山区,度过了生病和艰难的日子。他们一起种了红柳树,黄月亮把小树用棉衣裹起来,即使知道小树可能活不了也决不放弃。在这里他们一起应对极端恶劣的高原环境,共同经历惊心动魄的雪崩、雷暴,共同守卫国土,共同聆听并见证一代又一代中国军人为国仗剑、为国奉献的故事……

我很喜欢这本书,我真想要一只和达娃一样的狗伙伴!也羡慕达娃和黄月亮的感情,他们互相帮助,彼此陪伴,共同成长。读了这本书,让我明白了:无论遇到什么困难,都要坚强,勇敢面对,找到解决的方法,只有这样才能迎接成功的曙光!

雪山上的达娃读后感四百字 篇4

这个暑假我看了很多课外书,其中有一本《雪山上的达娃》让我感触很深,在读这本书的时候,我不知道自己流了多少次泪,只知道读完时,我的眼睛是红的,因为里面的故事真的太感人了。

这本书用了17篇小章节,讲述了在西藏边境小城亚东,离家出走的幼犬“达娃”与年轻边防战士“黄月亮”相遇,因为这一相遇,让达娃来到了海拔4500米的云端哨所,也开启了一段传奇的成长经历,在雪域哨所长达半年、几乎与世隔绝的大雪封山期,达娃与黄月亮相互陪伴,共同成长,他们和其他战士一起应对极端恶劣的高原环境,共同经历惊心动魄的雪崩、雷暴,他们不畏艰难险阻共同守卫国土,为国奉献的故事。

文中感人的瞬间有很多,有军犬森格叼篮子爬58级台阶给值勤的兵哥哥们送热乎乎的饭菜、有宋老兵因为把鞋让给黄月亮而导致腿冻僵,还有森格因为救排长导致腿受伤,有可能落下终身残疾,等等,还有很多感人的'事件,其中为宋老兵暖脚这个故事最让我感动,一次黄月亮和宋老兵还有罗布次仁去完成抢修电路任务,在回来的途中,遇上了雪崩,黄月亮的鞋脱落不见了,宋老兵毫不犹豫的把自己的鞋给黄月亮穿,而他的右脚却被冻僵了,根本迈不出步子,要想想零下二十多度啊!得多冷啊!兵哥哥罗布次仁见状,立即俯身背起了宋老兵赶往哨所,回到哨所,大伙为宋老兵暖脚的一幕幕让我忍不住掉泪了,排长还解开了自己的大衣,把宋老兵的脚放进自己怀里,通过体温让宋老兵的脚慢慢变暖,这一幕幕就连达娃都被感动了,排长真好,宋老兵真好,罗布真好,兵哥哥们都真好。

看完这本书,我打心眼里敬佩这些如战士一样的军犬和勇敢、不惧艰难的兵哥哥们,没有他们的无所畏惧,坚守边疆,哪来我们的安定生活,我向他们致敬,并想对他们说一声“谢谢你们,你们辛苦了”。

雪山上的达娃读后感四百字 篇5

今天我看了《雪山上的达娃》,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边防战士,他们为了守护我们的祖国,舍去了回家探亲的时间,很多战士多年都没有回家看望过自己的家人。他们舍己为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,他们舍小家为大家,用青春和生命换来了我们现在的安居乐业的生活。

这本书讲的主要内容是一只叫达娃的一条小狗离开了它的妈妈,可是达娃没有慌张而是十分的冷静,后来他被一对年轻的青年男女发现了,就把达娃送给了兵哥哥,从那时开始达娃的命运就改变了,这个兵哥哥叫黄月亮。黄月亮的爸爸也是一个边防兵,他爸爸在一天晚上因过度的疲劳失足落入了悬崖,临死前写了五封信,可是都没有寄出去。当我看到这五封信时,我十分感动,信中包含着一个父母对儿子深沉的爱,可他同样爱祖国。和小家相比,他把大国放在前面。还有就是黄月亮种的小树活了,我读到这里的时候十分的`开心,因为这是果东拉哨所的第一棵树。

这本书里面,让我最感动的是《为宋老兵暖脚》。罗布、黄月亮和宋老兵在修好电话线返回的时候遇上了暴风雪,黄月亮的鞋被埋在了雪堆里面了,宋老兵把他的鞋给了黄月亮穿,最后回来时宋老兵的脚已经冻的不能动一下了。这天晚上,果东拉哨所的所有人为宋老兵暖脚,这些战士之间的战友之情令人感动得落泪,同样宋老兵舍己为人的精神也令人钦佩。

我最喜欢书中的黄月亮,他十分的热爱学习,在零下二十多度的情况下还是每天读书写日记。我要向黄月亮学习,学习黄月亮那爱学习的精神。

雪山上的达娃读后感四百字 篇6

也许你痴恋花开三月、草长莺飞的江南水乡;也许你钟情于山舞银蛇、原驰蜡象的北国风光,而有一群人却将青春奉献给了“天上无飞鸟,地上不长草”的青藏高原,将热血注进于这片高原上的边防哨所,这就是《雪山上的达娃》这本书讲述的故事。

这本书有两个主人公,一个叫黄月亮,是一名驻守西藏的边防战士,一个叫达娃,是一只小黑狗,达娃在藏语里是月亮的意思。故事发生在西藏边境日喀则市亚东县海拔四千五百米的果东拉哨所,黄月亮和他一个排的'战友,达娃和另外三只狗,他们共同经受高原缺氧、大雪封山、雪崩、坠崖等险情,演绎了一段团结友爱的哨所战友情,谱写了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感人篇章。阅读过程中,我几次眼眶湿润,我被书中的故事情节感动,被人物感动,被他们的精神感动,心情久久不能平静。

浙江卫视正在播放人们抗击“烟花”的新闻,画面中出现穿着各种颜色制服的人,他们肩上扛着救援物资,让老人、妇女、儿童先转移撤离。大家互相帮助,互相鼓励,齐心协力渡过难关。看到这一幕,我不禁想到了河南郑州由于暴雨而遭受的洪灾,那里也有穿着各色制服的人们,他们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,在湍急的洪流中救助被困群众,连续奋战后疲惫至极,躺在泥地上面朝风雨和衣而睡,想到这里我的眼泪又流了下来。

我不知道他们是什么人,做着什么职业,肩负什么样的职责。我从他们脸上坚定的神情,有力的动作,不顾生死的英雄气概,想到了黄月亮,想到了解放军叔叔。爸爸告诉我,他们有的是解放军战士,有的的是消防员叔叔,有的是民间救援志愿者,身着制服就代表了一种宣誓和承诺,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赴汤蹈火在所不辞。我想说,他们都有着解放军叔叔的精神,他们冒着暴雨加固堤坝的身影,多像黄月亮和他的战友们顶着风雪驻守边疆的身影,任凭风浪再大也毫不退缩。他们用铁的意志保卫着人民保卫着祖国,他们就是我心中的钢铁长城。

窗外狂风还在嘶吼着,我能够安心的呆在家里看书,正是因为有他们的坚守和保护。我告诉自己,要向解放军叔叔学习,学习他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,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,我要在解放军叔叔们的精神激励下学本领长才干,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,挺身而出。

雪山上的达娃读后感四百字 篇7

在高原,每一种生命都很伟大,无论是军人;是藏族百姓;是大树;是杜鹃;是羚羊;还是可爱的小狗。

在西藏边境小城卫东,离家出走的幼犬“达姓”与年轻的边防战士“黄月亮”相遇,“黄月亮”一见到“达娃”便喜欢上了它,“达娃”也喜欢“黄月亮”。于是“黄月亮”带着五个月大的达娃来到了海拔4500米的云端哨所,开启了一段传奇的成长经历。

在许许多多的故事中,都有小狗的影子,那些调皮可爱的小狗在夜晚来临时站岗放哨,在大雪纷飞时开路扫雪,叼着称重的篮子爬上十几级台阶为军人们送饭。我印象最深的'是达娃帮宋老兵暖脚。宋老兵在抢修线路时,把鞋子给了不小心丢了鞋的“黄月亮”,因此冰坏了脚,“达娃”便用自己的体温给宋老兵暖脚,直到恢复正常。

雪山上小狗们不是名犬,它们看上去普普通通,但它们和高原战士们一样勇敢坚强,不畏风雪严寒。它们不仅是战士们的伙伴,更是他们的战友,虽然他们没有受过专业训练,但它们绝对配得上军犬的称呼!

在雪域哨所长达半年、几乎与世隔绝的大学封山期,狗狗与边防战士一起应对极端恶劣地高原环境、高山哨所蚀人骨髓的孤寂,共同经历惊心动魄的雪崩、雷暴,共同守卫国土,共同聆听并见证一代又一代中国军人为国仗剑、为国奉献的故事。

他们相互陪伴,共同成长!

[来源:FM26范文网https://www.fm26.com/zuowen/fe15f3db7724f629.html]

本文分享地址:《雪山上的达娃读后感四百字(精选7篇)》

https://www.fm26.com/zuowen/fe15f3db7724f629.html